|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1

This version was saved 9 years, 7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on September 17, 2014 at 11:35:04 am
 

邱念慈  閱讀心得 ---王道還, "人類大遷徙" 

 

人類大遷徙 文章從基因的角度來探討人類遷移的歷史遺傳學家利用錯誤的DNA某些區域來追溯這些遷移的過程再配合人類歷史上的遷移紀錄推論早期人類遷移的路線與過程從科學根據我們可以知道早在冰河時期就有人類遷移但是這些遷移到外地的族群後代子孫並無移居前人種特色作者有提到說這是不是「基因突變」呢?作者也提到科學家指出目前所提到的「人類特徵」是依近五萬年遺留下的資料、物品推論出來的說不定人類五萬年前的基因及特徵與現在我們所知到的不同

 


光輝心得

《人類大遷徒》這篇文獻主要通過人類基因學去追索人類始祖的來源與基因變化,但如果從族群與離散族裔研究的角度,筆者更有興趣了解人類遷移的目的與動機。以大部分人類追求安逸生活的心態,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否則不會輕易選擇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子,迫使他們遷移的因素到底是什麼?是大自然的,還是人為的?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議題。而在過去人類是以什麼方式去區分族群,是否可以引用Richard Jenkins's Categorization:Identity, Social Process and Epistemology 裡所提到的自我、他人、和社會三種方式去界定某一種族群?基因學以人類基因去界定人類的始祖,這只是一種以現代科學去定義過去人類的歸屬群組,但同一種基因的人群有著不同的語言、信念和生活方式,筆者認為可以以人類的生活型態去劃分族群。

 

--------------------------------------------------------------------------------------------------------------------------------

 

鄒瓊美:01族群族裔總論

    王道還老師所撰寫人類大遷徙這篇文章,得知約在四萬至五萬年之前人類由非洲東北部向外遷徙至亞洲、歐洲乃至全世界,但膚色問題科學家們還無法確定是遺傳漂變或天擇,另語言學家及遺傳學家發現人類和黑猩猩有一共同基因FOXP2此基因關乎快速流利的說話能力表現,估計這基因大概十萬年前出現,現代人於五萬年遷出現某種變化,於是語言出現了,正值大遷徙前夕。

    所謂系出同源,既然人們原始祖先都是由同一地方來的,包括膚色也是各支族群演變而成,由染色體DNA得到證實,如今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的人民更是人類大遷徙的枝微末端不應該再有族群的衝突與歧視,不管先來後到或本國外國學生,在同一片土地生活是屬有緣,與大家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貝華龍(60285017I)分析一下「新臺灣人」之非論文章 

     張茂桂於2005年在「新臺灣人之非論」文章分析一下臺灣「種族問題」的「新臺灣人」之觀念,就是想要知道新臺灣人到底是什麽意思。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很多政治家分析一下前述的情況。雖然臺灣的社會正式上具有四大民族(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可是臺灣的外省人並沒有自己的共同體,就經常受到其他民族的檢查。這是因為這一代的臺灣人從大概20多年以前到現在一直主張「反對外來政權、外來統治者」及「一台一中」的口號。因此,張茂桂指出去年的國中教科書將外省人歸類為「新民族」,而不是「新臺灣人」。雖然新臺灣人的論述一直到現在繼續存在,但是張茂桂愣說這個話題是臺灣「整個社會在民主化、本土化過程中,所塑造的認同混亂與認同焦慮的產物」。

     為了分析一下新臺灣人的觀念,張茂桂對比李登輝和陳水扁之不同詮釋。李登輝當作總統的時候,他與臺灣以前的領袖不同,說臺灣不是屬於中國大陸,有自己的特色,可是不敢說臺灣是獨立的國家,而説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的言行影響到兩岸關係的事件,導致中國大陸的政治家污衊他的政策,甚至導致了「飛彈危機」。無論他的言行,李登輝一直到現在還强調他還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本土派,甚至與想要臺灣獨立的黨派保持距離。因此,絕大多數外省人支持他。無論如何,他的言行似乎導致了民進黨的陳水扁當作總統。

     與李登輝不同,陳水扁一直强調臺灣不但不屬於中國大陸,而且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過,陳水扁並沒有宣告獨立,是因爲他知道中國大陸馬上會發射無數導彈到臺灣,並且美國和其他國家並不會拯救而援助臺灣。陳水扁的言行不但導致了中國大陸的政治家污衊他的政策,而且導致了大家大肆談臺灣獨立不獨立的問題。還有,陳水扁似乎想要消失外省人意識世界,說臺灣與中國大陸沒有很相似,而想要與中國大陸阻止聯係和合作,似乎當作一個閉塞的國家。因此,絕大多數外省人不支持他。

     無論如何,張茂桂指出外省人意識世界從十年多前支持「捍衛中華民國」轉向到支持「本土化」的現實。他說,「所有過去五年的民意測驗與社會調查大約都顯示一個趨勢,所謂外省人,特別是四十歲以下的外省人,正逐漸發展出一種新的台灣認同,接受臺灣本土化現況,接受身為臺灣人的現實」。未來的民意測驗與社會調查有可能會繼續顯示這個逐漸發展的趨勢。此外,張茂桂愣說,雖然這篇文章看起來好像替外省人解釋一下他們的情況,但是他卻是想要建立一個新臺灣的問題。為了完成這個目的,他說當代的四大民族,尤其外省人,需要完成學到而理解臺灣人的過去歷史經驗感受和一系列事件。張茂桂繼續強調,雖然臺灣還沒面臨魁北克獨立公投的問題,但是越來越多臺灣人覺得他們與中國大陸人的文化習性不同,並且希望臺灣未來有機會當作一個獨立的國家。儘管張茂桂的專題事實和詮釋,本筆者對這個專題具有不一樣的詮釋和觀念。

     中華民國的政府不久以前抱持而遵守中華傳統觀念,並且迎合父權社會的文化。因此,除非某人的父親是臺灣人,他/她才有機會申請中華民國身分證,進而成為一般的臺灣人。根據中華民國民國89年修正的憲法之國籍法,台灣是一個父母雙系血統主義的國家,所以「出生時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籍」或「出生於父或母死亡後,其父或母死亡時為中華民國國民」者,能夠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李建良,12)。此外,「認識内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常見問答資料列表,未滿20歲的人很快可以成為臺灣人,可是已滿20歲的人需要在臺灣連續住1年,「或居留滿2年且每年居住270日以上,或居留滿5年且每年居住滿183日以上」(2014)。無論如何,很多臺灣人表面上還會對一般的混血兒(尤其母親是臺灣人)像外國人一樣,就不會接受他們。因為很多臺灣人還在抱持而遵守中華傳統觀念,本筆者覺得臺灣與中國大陸的文化習性很相似。除非這一代的臺灣人心胸越來越開闊,一般外國人才能夠班別臺灣人與中國大陸人,進而這一代的臺灣人會變成「新臺灣人」,隨後新臺灣人的論述會終於結束。

 

參考資料:

李建良。(民國95年)。〈國籍與公民權:人民與國家「身分連結」的

          法制溯源與法理分析〉。《公民權: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次

          研討會》,第一場之一,頁1-48。

認識内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4)。常見問答資料列表。

—————————————————————————————————————————————————————————————————————————————————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