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綱要  2014 族群與離散族裔研究

授課教師:楊聰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應華系海華組

研究領域: 全球族裔  族群移民  語言文化  教育社會  公民政治  民生經濟

 


 

 

邱念慈

 

22/10/2014「族群與離散族裔研究 的筆記

一、民族國家的概念

 

二、民族國家在世界上

 

三、民族國家跟族群有關係

 

四、國民有什麼責任跟義務

 

五、原住民的活動(在桃園舉辦) 

 

六、報告(第一階段報告)

 

本週研究方向:

 

1.  民族國家是以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的民主國家的影響當作Modle?

2.  現在民族國家的形式發生什麼問題?

3.  為什麼大家都要求民主國家為什麼不要求其他的東西?

4.  到底民族國家的成立,或存在對族群關係來講有什麼影響增加族群關係還是減少族群關係?

5.  現在民族國家跟傳統國家有什麼不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土著優先到公平發展:馬來西亞族群政策綜述[1]     應華碩二 黃幼娟 

 

本篇文章應為教科書的一部份,重點在講述馬來西亞的印度移民處境與馬來西亞對原住民阿里斯人的管理制度變遷。

自獨立以來, 馬來西亞印度人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微不足道。作為馬來西亞印度人的最大政黨, 印度人國大黨一直標榜是印度人利益的維護者,但在實際維護印度人利益上,印度人國大黨卻完全是巫統的附庸,沒有為印度人爭取到任何權益。1968 8 月馬來西亞通過就業登記法,這對大批沒有公民資格而又長期生活在莊園裡的印度人來說是沉重的打擊,導致 6萬多名印度人被迫於 1969~1970年間離開馬來西亞返回印度,其中有80%是有資格取得馬來西亞國籍,卻因種種原因而放棄。馬來西亞移民的處境由此可見一斑。

根據歷史,馬來西亞原住民Orang Asli才是馬來半島上最早居住的人民。但在馬來人施行的土著政策下,卻沒有把原住民列入土著的範圍,而這些原住民的經濟狀況實際上卻比馬來人更糟糕。新經濟政策给了土著幾十年30%的固打,到底给了誰?真正弱势的土著齊實並沒有拿到。所謂關切原住民福利的原住民事務部,也只是聊備一格而已。職是之故,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就提出了馬來西亞的”2020年宏願”[2] ,其中闡述新世紀族群關係時表明,在2020年來臨時,只有一個“馬來西亞族”,人們在“種族、地域上整合,和諧共處,公平合作”。

綜觀513事件後,馬來西亞在政治上,實行新現實主義政治,鞏固的所謂國家實力,是半島上馬來人一族的權力與綜合實力。因此,當2020年來臨時,馬來西亞的族群利益劃分若要有明顯的重新分配,應該必須從不同的政治生態出現開始,才有可能。

 

[1]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族群態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實證研究

[2]馬哈迪 列出了馬來西亞必須解決的九大挑戰以達到2020年宏願的目標。1:各民族和睦共處。2:創造擁有自信,道德修養,和自由的大馬社會。3:知識型的發達國家。4:良好的教育設施。5:人均收入增加四倍6:財富平均分配和徹底消除貧窮。7:居者有其屋。8:良好的生活素質和充滿愛心的社會。9:國家平衡發展。

 

 


鄒瓊美:07 族群族裔及語言
    
本周研讀的文章「多元、平等與和諧:新加坡的族群政策評述」,主要敘述新加坡乃是一個城市國家,其人口也是多元的移民組合,語言更是多種,雖然華人佔絕大多數且執政黨也是華人但新加坡並沒有對華人有任何優惠於其它種族的措施或政策,總理李光耀教育其國人要對新加坡有認同感,要以新加坡為祖國,要和其它較少數的馬來人、印度人和睦相處,融為一體,語言以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英語等四種語言為官方語言,尊重各國優良傳統,打造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至於各宗教也受到自由和平等的保障以促進宗教和諧,最重要是各族群在政治和法律上一律平等,縱觀上述,新加坡是個多元的典範國家。
    
雖然新加坡好似樣樣好,但有一些不盡民主的措施在現今看來值得我們探究,例如為了捷運而全國禁止口香糖,還有最為西方國家詬病鞭刑的問題,這些看來不可思議的問題,在新加坡居然實施了那麼久,而人民也沒有異議,在我個人看來新加坡的民主還真的是與眾不同,事實上新加坡人都接受,我們外國人看新加坡也是發展的非常順利,所以新加坡的族群族裔、語言是個正向的範例。

 


光輝心得 - 『香港的語言問題與語言政策』

本篇文獻主要探討香港的語言現象與語言政策問題,特別是97香港回歸後,普通話被列為教育語言之一,與之前的廣東話和英語教學並存。作者以國際語言、國家語言及主流與非主流三個層次去分析香港語言政策成功之處和相應問題及現象,並論述香港語言政策對客家族群的影響。筆者在閱讀此篇文章的時候,不禁想起了語言的延續性和重要性,特別是非主流語言。華語在馬來西亞曾經也是非主流語言,在中國還未崛起的時候,華語基本不會是其他族裔想要學習的語言之一,而身為華人也沒有特別覺得華文的重要性;在華人集中的新加坡,華文的地位更比不上英語,當時候說中文會被其他人覺得很low。而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由於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文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馬來西亞的國民性中小學,中文也成了一門重要的語言課,其他族裔也學起中文來了。國際語言的重要性往往與經濟掛上鉤,20世紀中下期,美國、日本經濟發展蓬勃,全世界都在學習英語和日語,在各國旅遊景點更可以看到以日語的介紹;而現在,中國勢力越來越強盛,全世界也開始出現中文字。國家語言則代表了一個國家的主導文化,一般都是以國家最大族群的語言作為標準,比較特別的是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雖然華人佔總人口最大比例,但國語卻是馬來語,而普遍人民都以英語作為最要溝通語言,這與統治者的背景和所推行的政策有直接關係。國家語言做為一個國家的語言,不容易被淘汰,而非主流語言則是筆者覺得比較擔心的,這類語言由於不太受到國家政府的重視,容易被忽略,甚至滅亡。現今社會,族裔之間的通婚也越來越平凡,出生在兩種語系家庭的小孩,可能只會學習其中一種語系,甚至選擇用第三種語系來溝通,再加上如果社會主流語言是其他語言,這些語言或方言也許就會慢慢地被淘汰。非主流語言的學習已經不侷限於自己族裔,反之,許多族裔已對自己的文化和語言不太感興趣,寧可學習其他語言也不再延續自己的語系;而學習非主流語系的人往往並不是本語系的研究組,因為希望對這個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而學習了這種語言,而這群人卻是只是少部分,要如何延續非主流語言是目前比較棘手的問題。

 


子任閱讀張嘉尹的「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憲政改革」之心得

在台灣現今社會裡,縱使原住民族已達十六族之多,在社會大眾的眼光裡,對於平埔族恐怕還只停留在「平地原住民」或是「熟蕃」的概念裡,在我自身尚未接觸巴宰族之前,我對平埔族的想像僅止於此。後來透過參與觀察的專題功課,才慢慢了解到,巴宰族或是其他的平埔族族群,在過去一兩百年前,也就是日治時期之前,其實是相當龐大的族群。正如同張教授文中所言,「原居住於台灣西岸平原地帶而被稱為平埔族的廣大原住民族,在清治時期不但『番地盡失』,而且傳統社會結構也被瓦解」,在短短兩三百年間,一個曾經全盛於台灣西部平原的族群,就因為外來政權的殖民,加上平埔族天性友善,當清朝廷入主台灣之時,在強大軍事壓力下,他們即慢慢接受漢化,服膺於政治權力之下,改成漢姓,並擔任清廷指派的官職如通事,主權屬地接受重劃,進而與漢族男性通婚逐漸成為族群隱沒的情形。

        文中提及原住民在正名運動中已獲得政府與民間的共識,但在於恢復傳統領域的討論仍然在努力中。原住民土地喪失跟歷代殖民者的統治方式有關,然而原住民都一直處於人數、經濟、社會地位等弱勢的一方,只能藉由候選人的選舉政見或候選時來爭取原住民權利,要爭取回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收歸國有前的廣大山林,實屬不易。但是,當族群意識越高,民族的力量越強的時候,原住民能團結起來為自身傳統與文化的延續捍衛土地,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民族意識發聲,了解族群的定位,並學習尊重這塊土地上的每一種流傳已久的文化。


貝華龍(60285017I)07周的作業 2014年10月21日

阿拉伯語 

The Arabic Language

 

前言:阿拉伯語的起源追溯到來自敘利亞al-Namara寫的古代碑文,大概西元328年。當時,阿拉伯語被一般人稱作北阿拉伯語。絕大多數的北阿拉伯部落以前都居住在阿拉伯半島的北部。大概五世紀左右,這些部落在阿拉伯半島的其他領土分散行動。當時,這些部落分成兩組: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貝都因人(英:Bedouin)以伊斯蘭教爲主,所以他們把al-Namara使用的書面語言作爲古蘭經(英:Quran)和古代詩的内容。因此,伊斯蘭教的影響力比基督教的影響力較高。

 

阿拉伯語的擴張: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英:Muhammad)過世之後,伊斯蘭的征服擴張到中亞的地區,從而這地區的各種語言爲阿拉伯語取代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阿拉伯語語法系統越來越改變了,而且分成了很多方言。此外,阿拉伯語終於分成兩種不同語法系統,就是宗教和文學文化及口語用語或非正式用語。

 

伊斯蘭社會的阿拉伯語:最早期的阿拉伯語文件追溯到古埃及人使用的莎草紙(英:papyri)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斯蘭帝國的各國識字率越來越高。因此,阿拉伯語的文法越來越偏離上古阿拉伯語(英:Old Arabic)的標準文法。這個變形被稱作中間阿拉伯語(英:Middle Arabic)。反而,從10世紀到19世紀爲止,一些侵入影響到阿拉伯語的官方狀態。比如,雖然阿拉伯語在伊斯蘭帝國的東部、南部及東南部作爲古蘭經和古代詩的内容,可是波斯語作爲這些地區實際上的語言。從19世紀以後,阿拉伯民族主義導致了阿拉伯語的再度出現。

 

Fusha和AmmiyyaFusha指教育制度和媒體使用的正式語言,就體現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和共同語言。Ammiyya指口語用語或非正式用語,就體現阿拉伯世界的區域主義(英:regionalism)。雖然現代阿拉伯語有兩種不同的語法系統,可是這兩種不同的語法系統體現阿拉伯民族主義的一部分。

 

阿拉伯語作為世界語言:阿拉伯勢力於西元711年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英:Iberian Peninsula)之後,阿拉伯語的影響擴展到西歐的地區,從而很多西歐的各個語言有阿拉伯語的外來詞。盡管如此,阿拉伯語現在扮演的角色是鼓吹古蘭經的内容。對一般伊斯蘭教徒來説,阿拉伯語是上帝實際上的語言。

 

參考文獻

Versteegh, Kees. “Arabic Language.”Encyclopedia of Islam and the Muslim World.

          Ed. Richard C. Martin. Vol. 1.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4. 58-

          63. 2 vols.


 

邱念慈---閱讀心得     香港的語言問題與語言政策---楊聰榮

 

     香港大部分的居民是廣東人說的是廣東話 199771日之前他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英文也是居民正式的語言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香港政府現行香港語言政策是兩文三語兩文是英文與中文三語是廣東話普通話跟英語一個國家有兩語或多語是很不容易香港語言政策遇到很多語言問題官方語言問題教育語言問題母語教學問題普通話問題弱勢語言問題、等問題。香港語言政策努力讓香港成功成為多語國家香港如何走國際化的路推動多元化還有的是語文能力讓居民更有能力

     

     語言是人與人重要溝通的方式每個國家的語言不一樣居民說的文法也很不一樣學習別國家的語言很難現在是多語言時候英文與中文是世界重要的語言香港政府知道語言的重要讓居民學習很多的語言讓香港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國際貿易的港口我們不是香港人也要知道多國語言的重要多國語言讓自己更快成為國際人收到的資訊也能更多學習的事情也更多

康本松07:台灣語言─談母語政策及相關問題

台語的資源雖然很少,不過近來在政治上已有一些風聲來支持台語,2001年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教學,也將鄉土語言課程列入,雖然一禮拜只有一節課,畢竟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台語文書寫系統有很多套,九年一貫是一個推展的好機會,儘管資源少,大家也是搶得很厲害。政府若用強制手段訂定一套書寫系統,可能會引起台語文界很大的反彈;但是如果不訂定,學習者又會覺得負擔很大,這是兩難。

我們更希望是社會大眾對建立自己的文字系統有強烈的企圖心,使用它,漸漸能夠約定俗成,導引政府相關部門對這方面的關心,用更加謹慎、認真的態度來處理台語文字化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屆研究生客家學術論文研討會議程

日期:103年10月24日(星期五)
地點:地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大樓國際會議廳HK106

 

議程表

時間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評論人

09:00~09:30

報到

09:30~09:50

開幕式

09:50~10:00

休息時間

10:00~11:30

第一場論文發表會  主持人:王俐容 

張永明

內埔客家公墓的古老大人風俗

黃萍瑛

徐偉軒

清代台灣儒學教育中的特殊場域

──從昌黎祠出發的六堆文教事業考察

邱榮裕

劉 婕

泰國華人移民融合以及認同發展-以潮州、客家之比較

楊聰榮

11:30-12:50

午餐時間

12:50~14:20

第二場論文發表會  主持人:陳秀琪 

林益彰

闡製魯冰花中的藝術觀 –以馬蒂斯與原生藝術互析細探

賴文英

鍾志正

甘耀明《殺鬼》與李喬《寒夜》的比較研究:

作者、故事背景、族群關係、以及身份擺盪

鍾怡彥

陳彥文

臺灣新修方志中女性人物傳記書寫之特色研究

─以桃竹苗地區的方志為例

徐貴榮

14:20~14:40

茶敘時間

14:40~16:55

第三論文發表會  主持人:陳定銘

謝名恒

平權非特權:

關於《客家基本法》的回應與「全國客家日」之實踐

劉小蘭

賴慧珠

公私協力推動客庄傳統節慶研究:

以新竹縣新埔鎮"迎花燈"活動為例

李世暉

賴美芳

客家伴手禮創意包裝設計之研究:以苗栗縣傳統食品業者為例

范以欣

江保融

論造橋南瓜節之產業文化活動與地方發展

俞龍通

戴瑋圻

文化經濟與地方發展:

以「客家菜」在日本地區和台灣地區為例

林本炫

16:55~17:10

閉幕式